有一些人當在各樣不同項目中要揀出哪些是自己喜歡/對自己重要時, 他們第一反應:
“我可以先揀出不喜歡的嗎?”
“這裡有你喜歡的嗎?”
“我只知道那些自己不喜歡…揀出不喜歡的, 好像比較容易…”
他/她們揀出來”不喜歡”的佔了全部東西的2/3.
看到剩下的幾樣東西, 問她/他: “這些是你喜歡, 對你重要的東西?”
“….好像不太是…其實只是沒有那麼不喜歡而已…”
對於他們來說, 只講到「我不喜歡這樣」, 「我不想要那樣」. 那到底他們真正喜歡什麼, 想要什麼? 他們也講不出來, 通常會形容自己的人生為: “苦悶”, “無聊”, “無奈”.
因為人生只有”不喜歡”, 所以生活缺乏推動力, 也未能為自己規劃想要走下去的方向. 而倒過來用剔除法, 只是在剩下的,卻是最不清楚的”選擇”上枉然地付上時間與精神.
有一天驀然回首, 發現自己就是沒有很喜歡那個人/那份工作, 對於那個關係/工作沒有投入, 物質上就算足夠有餘, 總會有感到”空洞”的一天. 結果, 抱怨, 懊悔, 厭惡增加, 因為一直都沒有從”心” 的意願與渴望出發. 以為換個新的工作或進入新的關係就可以解決問題…卻因為仍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又很快跌入當初的經歷, 彷彿走不出”魔咒”般的困局.
如果你對以上的故事感到共鳴—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卻總說不出自己喜歡/想要什麼的話, 你或許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內裡自己”喜歡”的一面, 或者你成長的環境沒有鼓勵你去思考自己喜歡/需要什麼.
如何開始探索自己喜歡什麼, 想要什麼? 從小的事情, 小的東西開始吧—有什麼事情 (多小, 多簡單都可以) 你會很自然花多一點點時間/精神, 或是對它一種好奇心? 而且在過程中有種喜悅, 投入的滿足感? 給自己時間有意識地慢慢地去感受, 體驗, 也可以接觸一下新的事物, 發掘”興趣位”.
Copyright © 2014-2018 – InnerSOURCE Counselling & Career Development Centre.
No part of this article can be copied, used in any form, or posted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author. For permission, please contact InnerSOURCE.